超高清视频会议所需带宽分析
1. 首先计算720P(1280×720)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
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,则: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=1280×720×24/8/1024=2700KByte
2. 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
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。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/B帧/P帧构成。其中帧是参考帧:
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。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子预测帧,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
据,数据量一般较小
极限情况下,25帧均为I帧,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。则
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=2700 Kbyte X 25 = 67500 KByte/S
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=67500×8=540000Kbit/S,即528M的带宽
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,由于有固定场景,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(传输以B帧和P帧为主)
般在10%-40%之间,40%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。计算
増量数据在10%的情况下,原始数据量=2700 Kbyte X 10% X 24 +2700 Kbyte-9180
Kbyte/s=72 Mbit/s
増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,原始数据量=2700 Kbytex20%×24 +2700Kyte=15660
Kbyte/s=123 Mbit/s
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,原始数据量=2700 Kbytex40%×24 +2700 Kbyte=28620
Kbyte/s =224 Mbit/s
3. H.264压缩比
H.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,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,H.264的压缩比是
MPEG-2的2倍以上,是 MPEG-4的1.5~2倍。举个例子,原始文件为88GB,采用MEG-2压缩后为3.5GB,压缩比为25:1,而采用H.264压缩后为1.1GB,从88GB到1.1GB,H264的压缩比达
到惊人的80:1.
4. 采用H264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
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,采用H.264, 缩比取80
计算如下
在10%的情况下,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=72/80=0.9Mbit/s
在20%的情况下,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=123/80=1.6Mbit/s
在40%的情况下,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=224/80=2.8Mbit/s
5. 采用H264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
上网络开销,传输数据量=净荷数据量1.3
在10%的情况下,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=0.91.3=1.17Mbit/
在20%的情况下,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=1.61.3=208Mbit/s
在40%的情况下,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=281.3=3.64Mbit/s
6. 厂商情况
部分厂商宣传的1M720P超高清应用,有诸多使用限制。如宝利通在其Hmx管理员指南》
P56中明确指出:“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“清晰度”时,系统将以 1mbps或更高速率发送
视频。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“动作”时,系统将以ps或更高速率发送D视频
宝利通对于“清晰度“和”动作”的定义
● 清晰度一图像将会很清晰,但在低呼叫速率下有中到大量动作时,可能导致丢失某些帧。
清晰度只能用于点对点H.263和H.264呼
● 动作-该设置用来显示人物或其它帯有动作的视频。
经过计算和实际应用,1帯宽无法满足流畅的720P超高清动态应用